256MB是0.25G的內存卡。內存的種類和運行頻率會對性能有一定影響,不過相比之下,容量的影響更加大。在其它配置相同的條件下內存越大機器性能也就越高。MB是英文“MByte”的簡寫,是計算機中的一種儲存單位,讀作“兆”。
MB與Mb(注意B字母的大小寫)常被誤認為是一個意思,其實MByte含義是“兆字節”,Mbit的含義是“兆比特”。MByte是指字節數量,Mbit是指比特位數。MByte中的“Byte”雖然與Mbit中的“bit”翻譯一樣,都是比特,也都是數據量度單位,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。Byte是“字節數”,bit是“位數”,在計算機中每八位為一字節,也就是1Byte等于8bit,是1比8的對應關系。因此在書寫單位時一定要注意B字母的大小寫和含義。因為在實際應用上要減去大約30%的Ethernet header、TCP header及ATM header等網絡損耗,所以其最高速度約為87KB/sec左右。
256mb為什么是28位地址?
1.主存中存儲單元地址的分配
例:對24位地址線的主存而言,按字節尋址的范圍是16M,而對于按字尋址需要觀察;即每一個存儲字包含幾個獨立尋址的字節,若包含4個,則按字尋址為4M,若包含兩個,則按尋址為8M
2.主存的技術指標,主存的主要技術指標是存儲容量和存儲速度
(1)存儲容量
存儲容量=存儲單元個數*存儲字長
也可以用字節總數來表示(1字節=8字長)
存儲容量=存儲單元個數*存儲字長/8
例:某機存儲容量為256MB,則按字節尋址的地址線位數應對應28位
(2)存儲速度,存儲速度由存取時間和存儲周期表示;存儲時間是指啟動一次存儲器操作(讀或寫)到完成該操作所需的全部時間;存儲周期是指存儲器進行連續兩次獨立的存儲器操作(如連續兩次讀操作)所需的最小間隔時間
(3)存儲器帶寬,它表示單位時間內存儲器存取的信息量,單位可用字/秒或字節/秒或位/秒1;1ns=10-9s;為了提高存儲器的帶寬,可以采用一下措施
1.縮短存取周期 2.增加存儲字長,使每個存儲儲周期可讀/寫更多的二進制位數 3.增加存儲體
3.Cache-主存地址映射
cache的作用:解決CPU和主存速度不匹配的問題
不能將Cache的容量擴大取代主存,原因是(1)Cache容量越大,成本越大,難以滿足人們追求價格的要求
(2)如果取消主存,當CPU訪問Cache失敗時,需要將輔存的內容調入Cache再由CPU訪問,造成CPU等待時間太長,損失更大。
(1)直接映射:每個主存塊只與一個緩存塊相對應,一個緩存塊對應若干個主存塊
缺點:不夠靈活,每個主存塊只能固定地對應某個緩存塊,即使緩存內還空著許多位置也不能占用,使緩存的存儲空間得不到充分地利用
(2)全相連映射,允許主存中每一字塊映射到Cache中的任何一塊位置上
缺點:這種方式所需的邏輯電路甚多,成本較高,實際的Cache還要采用各種措施來減少地址的比較次數
(3)組相聯映射
(4)命中率
h=Nc/Nc+Nm
Nc為訪問cache的總命中次數,Nm為訪問主存的總次數
(5)訪問效率
例:假設主存容量為512KB,Cache容量為4KB,每個字塊為16個字,每個字32位。
(1)Cache地址有多少位?可容納多少塊根據1K=2^10B 1M=2^10K 4K=2^12